2016/10/28 |
|
|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運用科技的同時,深刻去感受、去體驗,領悟各中精髓,才能從創新技術中去營造人民的幸福勞動。 |
2016/10/28 |
|
| 德國、北歐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,皆令人稱羨,關鍵在於其政府善於利用行政資料,進行資料分析,讓政策規劃更貼近民眾需求。 |
2016/8/30 |
|
| 談及青年與中高齡族群就業這種嚴肅的議題,很多時候就是無解的僵局,不知從何找起解方,這次恰巧有個機會與許多不同領域的Smart People一同對談,有人在照護產業,也有人在人力資源產業,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使用現在最火紅的平台,想辦法來創造或延續青銀的就業歷程。 |
2016/8/30 |
|
| 德國職類培訓雙軌制度得以成功,除了其獨特的歷史傳承、社會結構,更在於制度富有彈性,且普獲家長支持。 |
2016/6/30 |
|
| 少子化帶來勞動力不足在臺灣是亟待解決的困境,產業的轉型加值與相關人才的培育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之一,本期看到許多溫泉產業的Smart People講述,可說是解決此一困境的一道曙光。 |
2016/6/30 |
|
| 臺灣的溫泉觀光產業有了《溫泉法》的規範下,發展步入正軌。未來希望聯合業者的努力,配合學術單位的協助,加上政府單位的宣傳與人才培育,把餅做大,成為臺灣觀光業最具代表性的區塊之一。
|
2016/4/29 |
|
| 因為創業,年輕人將自己的Smart與理想在職涯發展上發光發熱,強調工作的自我價值實現,因而展現出不同的人生典範,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與堅毅不拔的精神。 |
2016/4/25 |
|
| 創業者第一步要做的,應該是貼身去觀察想要解決的問題,目標客戶在哪裡?這個問題是否能讓使用者願意付費,使用你的產品或服務;第二步再看創業的規模大小,決定是否要走上募資的路。 |
2016/2/26 |
|
| 社會企業家在實踐自己理念的同時,也為台灣這塊土地注入全新的生命力。他們為企業本身找出下一個階段發展的全新出路,其展現出的精益求精的Smart,可謂真的「Smart People」的代表。 |
2016/2/26 |
|
| 台灣高鐵提供優質輸運服務外,也積極推動與民間團體及弱勢族群的共享價值,並與社會企業合作,共同創造價值,達成社會使命 |